作者:chenwei發表時間:2022-05-19 閱讀次數:2250
在剛剛過去的三月,小編跟隨著一群來自中國和美國的中學生,游歷成都風景名勝、品嘗川菜百味、體驗中國傳統文化、在教室里上課、回寄宿家庭休息,獨特而又別具深刻內涵的交流活動中到底發生了什么、又創造了什么?讓我們把時間往回拉,重新審視這八天七夜的“Mission: Impossible”。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早在數百年前,先輩就因為落后的中國被動挨打,希望“開眼看世界”;到了21世紀的今天,科學技術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手段了解外面的世界,走進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學習成為越來越多國人、特別是青年人的訴求。
同樣是在今年三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歐美,持續推進“一帶一路”以及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繼續加深教育的國際化交流成為社交網絡的高頻詞。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66.21萬人。2018年度與2017年度的統計數據相比較,出國留學人數增加5.37萬人,增長8.83%。
在這樣的背景下,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和“堅持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大政方針,由四川省海外聯誼會指導,四川省優質教育促進會主辦,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承辦,成都石室中學、成都市第七中學、成都樹德中學、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和七中嘉祥等學會會員學校學生代表參加,并特邀美國頂級私立高中-觀點學校師生代表一行來會來訪的“以學相知、萬里為鄰”中美文化交流周活動自然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給活動的主承辦方帶去了充分的信心。
為期八天七夜的活動通過川菜探訪、非遺制作、問道青城、揭秘大熊貓、舌綻蓉城、學校體驗、設立成都館等環節,在推動中美高中學生學術、藝體、科技、文化等領域交流與學習的同時,積極促進中華文化和四川成都國際印象的傳播。
當美方師生一行乘坐的飛機如期降落成都機場,接待小組的老師們仿佛才回過神,“啊,真的來了,這一周不知會過的如何……”項目組的劉老師說到。他告訴小編,一想到開始在腦海中演繹過無數遍的活動方案就要開始落地執行,一種莫名的緊張感就在項目組里蔓延,直到美方到達為止,“不知為何,反而感覺輕松了一些?!?/p>
開營儀式的輕松氛圍迅速拉近了中美師生的距離。整晚活動最亮眼的環節,就是中美學子分組表演的詩朗誦、熱歌勁舞等節目了,特別是美方學子集體表演的中文歌曲《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更是把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川菜博物館是旅程的第一站,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早已享譽世界,所以美方師生一到現場就迫不及待地換上服裝,在大廚的指導下開始嘗試制作?!斑@是非常新奇的體驗”,美方帶隊的周老師說道,“中國的美食讓孩子們向往已久,這是第一次讓他們嘗試做中式飯菜,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接觸中國美食文化的機會?!?/p>
品嘗美食之后,中國的傳統手藝——源起于北宋的綿竹年畫也讓大家驚嘆不已,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年畫并稱為“中國年畫四大家”,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年畫制作手續繁復,同學們在體驗中看到了中國匠人對傳統技藝的傳承和追求。
杜甫草堂、熊貓基地、青城山、都江堰等是四川人民引以為傲的名勝古跡,也是國際友人必去的本地特色景點,獨具川蜀文化特色的自然或人文景觀讓同學們更好地認識這片土地,了解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四川人和四川文化。隨著同學們交流的深入,中國同學已經成了合格的“導游”,把自己對家鄉和中國文化的理解分享給美方同學。
一位美國同學說,“我還是第一次在書本外了解中國,當我站在都江堰的觀景臺前,我眼前的絕美景致所打動,同時也被數千年前中國古人的智慧所折服,這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到今天還在繼續發揮著巨大作用,真是令人難以置信!我回美國之后一定要把我的見聞告訴身邊的同學,希望他們也到中國去看看,不要覺得書本上寫的就是中國的一切,那太狹隘了?!?/p>
參觀游覽之外,活動主辦方最花心思籌備的活動之一就是中美學生辯論賽了,這既是一次中美文化的激烈碰撞,又是對大家語言能力、思辨能力、團隊能力的重大考驗。兩個辯題“假如有一鍵給自己定制完美人生的按鈕,你會不會按?”、 “假如接收到外太空傳來的信號,人類是否應該回應?”都是項目組精心設置的,既能激發同學們辯論熱情,內涵又能向多方延伸
同學們的精心準備也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在臺下聆聽的西南財經大學國際辯論賽教練汪蕾教授就特別提到:“這場辯論賽讓我大開眼界,好幾位同學的辯論水平已比肩大學生,同學們的充分準備讓引起社會熱烈反響的話題有了深度,同時,同學們的視角非常獨特,在關心辯論技巧的同時也在做人性、價值的思考,難能可貴?!?/p>
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此行還深刻體驗了中國的茶道文化和道教文化。在茶莊,同學們換上采茶工人的服裝,體驗了一把從采茶到制茶的完整工藝,了解傳承數千年、享譽海外的“東方樹葉”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并通過講解員的演繹,體驗茶道在今天的中國,產生了何種非凡的價值和意義。
青城山道教的體驗也讓大家覺得神秘而獨特,清晨5點的早課并未讓同學們感到不適,反而異常認真地聽道長講解,在“仙樂”的吟誦和叩拜的儀式中感受中國宗教的文化價值。一位同學就在齋堂外指著“齋堂禁語”的條幅對小編說,“吃飯不說話在小時候也聽大人提過,但隨著年齡增長就慢慢遺忘了,從沒有覺得這是一種尊重或者禮貌,剛剛在齋堂里看到大家都在靜靜吃飯,突然覺得應該把這個習慣重新撿起來,可能是覺這樣吃得特別香吧?!?/p>
回到學校,美方同學通過“直覺”,就感受到了中式課堂與美式課堂的不同,書法課上,美方同學們都不約而同寫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例如這位“鄧建國”同學,而且看起來寫的挺讓自己滿意的,畢竟拿著在四處找人拍照。
到了體育競技賽場,不管是乒乓球還是籃球賽,同學們的熱情一下迸發出來,再也沒有平時的拘謹,連平時板著臉嚴肅不已的校長們也干脆地在場邊席地而坐,為大家加油鼓勁。體育的魅力真的讓國界和語言不再是問題,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可以讓大家明白對方的意思。
一周的學習體驗很快進入尾聲,到了該進行總結分享的時候了?!俺啥拣^”的概念作為項目組要求同學們完成的虛擬設計目標,成了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內容。到底該如何設計、如何呈現,中美文化碰撞的痕跡在一次次的溝通和爭論中逐漸沉淀。在閉營儀式上,六個小組都拿出了自認為最合適、最具代表性的“成都館”的設計方案。
通觀全場,同學們的表達各具特色、各有所長,正如觀點學校Bob校長在發言是說的:“一周的時間里,每個人都有收獲和成長,這正是交流學習的意義所在。在過程中結交朋友、享受分享的快樂、學習他人的經驗,于每個人而言都很重要。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但經驗的分享尤為重要,它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p>
在告別晚宴上,友誼長存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主題。一個微笑、一個握手、一個擁抱,把幾天來積壓在內心的情感進行釋放,中國有句老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希望友誼能在中美文化交流活動后繼續延續,讓它成為紐帶,鏈接起更多的中美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尾聲:當小編寫到這里,正是成都四月的一個雨夜,突然想起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春雨恰如其分地滋養這土地,就如教育在滋養著成千上萬的學子一樣,不同的幼苗需要不同的養育方式,才能結出萬千不同的碩果。我們的教育到了今天,國際化人才培養的道路走得緩慢而艱難,能否在成都、在四川找到一條獨特的培養途徑,每一位教育人心里都沒底,但這不妨可以作為一種嘗試、一種創新,有了大家的情懷與希望,說不定就“花重錦官城”了呢?
最后的最后,我們堅信祖國更美好、未來更美好,讓我們友誼長存,并為之付諸努力!
2020,中美文化交流周,洛杉磯站,不見不散!
集團地址
成都市錦江區晨輝二街66號
集團郵箱
service#jxfls.com(#替換為@)
郵政編碼
610000
友情鏈接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 2010-2023 嘉祥教育集團版權所有 蜀ICP備1802580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