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haoziwei發表時間:2020-09-20 閱讀次數:2755
6月19日,為提升各校區在校園危機干預方面的意識、理念和技能,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心理文化氛圍,嘉祥教育集團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開展了“校園危機干預”技能培訓及研討會。會議由家教中心領銜人王晶主持。集團領導及嘉祥教育各校區德育干部、全體心理教師參與會議。
增肌賦能,呵護成長
▲集團輪值委員會主席、副總經理蔣濤講話
“學生工作,重于一切。”蔣副總強調,新時期踐行嘉祥好教育、切實落實家校共育及心理健康工作,關鍵在于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
蔣副總指出,各校區要科學合理配置心育師生比,認真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工作,充分開展講座、教研等活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同時,通過分享自己的工作信念與教育理念,蔣副總期望心理教師們“主動作為、整合資源、分級規劃、重點監控”,保持積極主動的工作心態和狀態,找準心理健康工作的定位和關注點,提升能力,全心投入,做嘉祥心理健康工作發展中的有心人、參與者、推動者,以專業、負責、積極的態度面對新挑戰、新機遇。
▲嘉祥教育集團副總經理李叢蓉講話
“各校區要繼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體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體系,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與教研體系。”
李副總指出,期望家教中心繼續團結、引領各校區心理力量,多級聯動,將心育工作逐漸制度化、規范化,齊心協力整理思路,分步驟、高效率地推進工作,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嘉祥教育集團家教中心領銜人王晶講話
“育人,從育‘心’開始。”家教中心作為嘉祥教育集團家庭教育及心理健康工作的“指揮部”,領銜人王晶用“打鐵還需自身硬”概括全員心理師培訓的宗旨和意義:
“既要緊跟學科前沿理論與成果,又要熟練掌握技能的落地與執行,將我們嘉祥的心理教師隊伍打造一支肯學習、善反思的學習型團隊。”
共筑心理健康防線
▲鄭涵予:《校園心理危機干預的原理、方法和步驟》
厭學、焦慮、孤僻、抑郁...由于學業壓力、情感矛盾、人際沖突、精神障礙等原因,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校園心理危機事件屢有發生。
結合豐富的案例,家教中心心理教研員鄭涵予老師圍繞校園心理危機事件預防、預警、干預的“三預”工作,從“心理危機干預的法律、原則及處理流程”、“危機干預的方法與步驟”、“精神狀態評估與自殺干預”、“心理危機訪談技術”、“精神心理問題的影響因素”、“精神心理問題的識別”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梳理了有效處理校園心理危機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鄭老師指出,危機干預是團隊工作,心理教師具有能動性和積極性,一方面應熟練掌握危機處理的技術,提高工作敏感度,整合家庭、學校、社會等資源,增強預防、發現和處理學生心理危機的能力。
另一方面,心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升心理彈性、提升價值感和意義感,為學生營造溫暖、被理解的氛圍。
▲段鴻飛:《心理危機——空心病》
空心病是什么?——是一種價值觀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礙。
從概念入手,家教中心心理教研員段鴻飛老師以豐富的案例和數據介紹了空心病的癥狀,指出在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等抑郁癥狀之外,空心病患者還充斥著評價恐懼、強烈的孤獨感及無意義感,以及自我缺失、自殺傾向等問題。
在危機干預中,空心病的識別和治療均較為困難,患者對藥物治療不敏感或者無效,傳統的心理治療效果也不佳。
空心病緣何而起?段老師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社會發展帶來諸多變遷,現代社會中的群體面臨著尋找自我與認同危機;“唯分數論”功利化教育忽略了精神和情感的需要;網絡和高科技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產生了“時代病”;精神信仰的缺失、現實與理想的割裂,導致自我的迷失,“不知道為什么活著”在青少年當中滋長彌漫。
基于此,段老師進一步指出,面對空心病的挑戰,心理老師需要高度重視自身的成長,用心靈引導心靈,成為青少年成長中樹立價值觀的榜樣。特別是當空心病日益下沉至中小學生群體,心理教師更要重視中小學階段生命教育、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傳遞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家教中心著力為每一位心理教師搭建平臺、提供資源”,一天的培訓結束后,王晶老師對今后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期許和建議:
“希望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我們所有心理老師能將所學所思開花結果,不僅是去影響和幫助更多學生,還要培訓和協助班主任及生活老師,一起齊心協力為嘉祥的孩子創造最安全、最放心的成長空間!”
集團地址
成都市錦江區晨輝二街66號
集團郵箱
service#jxfls.com(#替換為@)
郵政編碼
610000
友情鏈接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 2010-2023 嘉祥教育集團版權所有 蜀ICP備1802580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