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yeldx"><small id="yeldx"></small></tr>

    《嘉祥報》218期

    作者:libing發表時間:2022-05-10 閱讀次數:3392

    出報時間:2020年4月30日  

    期       數:218期

    下       載:/ueditor/2020122318283667390.pdf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有力舉措

    ◎《嘉祥報》編輯部


    本著“為生活美好、社會吉祥而努力”的理念,嘉祥集團始終堅持“國家、民族和時代的需要是嘉祥的第一選擇”,始終注重塑造嘉祥人的精神境界,打造一流管理團隊,建設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近日,《四川嘉祥集團管理干部行政紀律條例》正式頒布,在集團內外引起了不小反響。該條例涉及企業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執行、工作作風、團隊作風的建設、干部任職、履職成效等方面內容。這對進一步規范行政管理行為,強化責任意識,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使干部提拔、培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將對確保嘉祥集團的健康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記得胡適說過:“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边@句話適用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 更適用于一個現代企業。向克堅董事長也曾多次指出,如果我們嘉祥內部多一點誠信,多一點規則意識,對我們的制度、規則多一點敬畏,那么我們抱團取暖,安全問題,是能夠自己解決的。

    是的,一個企業要長遠發展,保持競爭活力,就必須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因為他們的能力和水平,關系到企業的發展與創新,關系到企業是否可持續健康發展。

    “打鐵必須自身硬”。嘉祥要辦百年名校,就一定要有優秀的文化,有優秀的干部遴選、培養和監督制度,有一支特別能戰斗的優秀管理干部隊伍?!皸l例”的頒布與實施,無疑為我們實現百年嘉祥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此,我們一要嚴格落實干部考評制度,提高全局執行力,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健全科學的民主監督管理機制,對各項工作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監管,實現素質、效能雙提升;三要繼續健全高效、廉潔、勤政的干部工作激勵機制,同時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實踐創新,最終實現干部隊伍考評、監督、激勵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 

    “人往高處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作為嘉祥員工,應充分認識自己崗位的重要性,腳踏實地干好本職工作。同時樹立遠大抱負,不懈提升自身修養與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與價值。

    百年嘉祥夢需要全體嘉祥人的關注、呵護與參與。讓我們凝心聚力,砥礪前行,共同推動嘉祥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嘉祥?瑞庭熙岸項目奠基儀式舉行

    ◎歐陽開馨   丁強


    本報訊   4月29日上午,嘉祥?瑞庭熙岸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如期舉行。成都市郫都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尹賢鵬,郫都區人大副主任李小平,郫都區政協副主席楊文濤,嘉祥集團副總經理、輪值委員會主席蔣濤,嘉祥房產常務副總經理伯朝矩,以及郫都區住建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水務局、交通局、房管局、文旅局、成都影視城管委會、郫都區團結街道辦相關領導和嘉祥集團項目設計、施工單位代表共計300人參加了嘉祥?瑞庭熙岸的奠基儀式。

    蔣濤副總在講話中指出,嘉祥房地產會將嘉祥教育創辦百年名校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對項目的建設中,承諾作為項目建設單位,將精心組織、統籌安排,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等全部達標。高水平施工,高標準建設,早日將藍圖變為現實。同時,希望各級領導和各有關單位、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項目建設,早日實現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尹賢鵬部長表示,嘉祥?瑞庭熙岸作為成都影視功能區的首個重大生活型、服務型配套項目,致力于打造區域首選的高端優居社區。這一項目的開發建設將助力成都影視城自主平衡,產業性社區的實現。結合即將建成的錦江綠道等生活休閑配套工程,必將進一步改善功能區面貌,促進功能區文創產業生態圈的健康快速發展。隨后,他對項目建設規范推進提出了要求和期望,并表達了對嘉祥?瑞庭熙岸奠基的祝賀。

    在祥和熱鬧的氛圍中,全體嘉賓一起揮動金鍬,揚土培基,將儀式推向了高潮。

    嘉祥集團以教育立業,以地產助力,郫都高校云集、影視硅谷輝耀西南,強強攜手相映生輝。我們相信,嘉祥?瑞庭熙岸一定會建設成為郫都區宜居、優居、樂居的高端社區,我們會將嘉祥?瑞庭熙岸打造成郫都區品質工程、良心工程,讓我們共同見證嘉祥?瑞庭熙岸拔地而起的那一刻。



    停課不停學——嘉祥錦小積極探索居家學習新路徑


    新冠肺炎爆發期間,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的疫情防控, 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1 月 27 日以來,成都嘉祥外國語錦江小學在認真落實政府和集團“延期開學”有關部署的同時,秉承“潤育美好未來”的辦學理念,通過師生、家校協同,構建起學習共同體,落實學生品格塑造和習慣養成,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探索出了具有錦小特色的居家學習新路徑。

    一、認知迭代,精準施策

    面對“學生居家學習”這一新情況,錦小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思考教、學、管的新方式,做到理念先行,精準施策,在新契機下,對推進“互聯網+”教育作了有力探索。

    (一)從“居家學習”走向“居家育人” 

    特殊時期,當下發生的一切就是孩子最好的教科書,因此,學校轉變認識,把重心更多放在育人上,引導學生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熔鑄家國情懷、理解社會運作、培養科學精神。

    (二)從“學科學習”到“主題式學習”

    主題式學習是學生深度學習的重要橋梁之一,它打破學科的界限,在綜合化的學習過程中實現對知識有意義的鏈接。

    抗疫期間,學校將與孩子成長相關的學科內容,梳理成特定年齡段可以接受的導向性學習主題,連接實際生活,跨學科整合,構成了當前孩子們的生命大課。

    二、優化課程,因時制宜

    錦小課程以“潤育美好未來”的辦學理念為指引,以“培養健康自信、博學多才、合作溝通、探索創新、責任擔當的現代人”為導向,疫情之下,錦小課程與時俱進地迭代升級。

    (一)構建線上潤育課程

    學生居家學習期間,學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健康自信、探索創新、責任擔當”,從“每日學習、趣味生活、探秘未知、品格塑造”四個方面構建了線上潤育課程,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二)設置“我‘嘉’云課堂”

    錦小線上潤育課程“我‘嘉’云課堂”,通過五大整合主題,設計了近 20 個門類的課程。云課堂以主題式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教師在活動設計中注重問題的設計,盡量是大問題、長問題、實問題、生問題、巧問題、活問題,助力學生深度學習。

    學校采用“以終為始,作業設計倒推過程的可行,保障自主學習的質量”。在問題探究式、物型整合式或者項目學習式的“任務單、闖關卡、挑戰導圖”的引導下,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具有邏輯性、生成性;在探索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學校將每周推送建議活動安排清單,由班主任每日推送相關的課程活動資源包,由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課程,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開展學習活動。教師按照學校新制定的教師線上教育教學規范,與學生互動交流、及時反饋評價。

    (三)創意云端評價

    評價反饋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結合線上線下,多途徑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及時反饋。

    1.云端獎狀

      基于“品格塑造”課程開展的系列主題學習活動,在評價環節為學生設計了專門電子獎狀,并在每周一的班級小結時頒發。

    2.云端展評

    各學科教師認真設計課堂活動,輔助各類活動探究單,學生積極提交,進行云端展評。

    三、創新管理,資源統整

    精心的課程設置,還需要全面細致的管理來保障實施。錦小立足實際,創新管理思路,精細管理方式,統籌各項資源,確保線上課程的順利實施。

    (一)管理團隊,做好頂層設計

    自疫情發生以來,錦小第一時間成立居家學習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居家學習課程的頂層設計,統籌相關工作安排,確?!霸诩疑险n”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并按照出臺的相關指導文件,不斷調整頂層設計,制定科學的居家學習方案。

    (二)細化制度,明確實施要求

    錦小相繼制定了《教研組長、備課工作職責》《年級組長、班主任管理要求》《教師線上教育教學規范》等規章制度,指導各個崗位教師的工作。

    (三)下沉管理,全程跟進落實

    錦小實行扁平化管理,各個分管行政均進入負責年級的班級群,深入了解教師的線上工作,線下的學生情況。充分發揮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的協調管理作用,整體推進學科教學活動和年級各班活動。

    (四)統籌資源,保障服務品質

    在線學習前,學校首先落實信息技術資源。信息技術組通過微信群、釘釘工作群等向老師們提供高效實操性的信息技術指導視頻和資源包,并全天候在線解惑答疑。

    其次,同步優化教育資源,拓寬線上教學形式,避免單一授課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倦怠。

    最后,發揮教師的帶動作用。錦小班主任每周分組與學生通過“云端視頻”相聚,進行時長35分鐘左右的伙伴分享,為宅家生活注入活力。

    生活即教育。疫情之下,“停課不停學”下的錦小從學生居家學習的育人目標出發,構建特殊時期的線上課程及實施方案,精細化管理,科學統籌資源,在新生態里潤育學生的健康成長。


    抗“疫”期間更應重視居家勞動的育人價值

    ◎安杰


    蘇霍姆林斯基說:“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強調了勞育在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的正面作用。今年寒假疫情的特殊情況下,家庭成員形成了相對較長的共處時間和相對封閉的共處空間。多地提出學生在開學前的居家學習要“以‘德體美勞'教育為主、以智育為輔”。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為家庭教育,尤其是勞育提供了更為充分的時空條件。

    以嘉祥各校區為例,1月份疫情以來,各校區創造性地開展了居家勞動教育,制定了《居家勞動教育指南》,明確了居家勞育的主題和目標、列出了分年級的勞動清單、建立了居家勞動評價方式。學生得以從書本中走出來感知、認識世界。

    勞動教育本質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疫情期間家庭教育中的勞育促進了學生的多項能力發展,尤其是契合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成長要點。

    提升本領   健康生活

    疫情前,學生或寄宿在學校,或奔波在學?!摇嘤枡C構的路上,少有時間參加勞動實踐。出于各方面考慮,學校組織的勞動課時和任務偏少,少數學生會參加一些社會勞動實踐。由于忙碌的生活節奏和繁重的學習任務,學生缺少家庭教育中的勞動教育。疫情期間的居家生活,讓學生有時間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學會做飯洗衣、整理家居、制作家庭急救包,掌握生活所需的本領。

    主動參與   勇于擔當

    連續多日的居家生活,讓學生無法在線下參與學校和社會活動。起初往往“被動”參與家庭勞動;在過程中承擔了家庭成員的角色責任,獲得了勞動的體驗感和榮譽感;后期“主動”形成了“為家庭美好貢獻力量”的勞動觀念。他們明白了疫情下每個崗位上的勞動者都是光榮的,更加理解、尊重和珍惜父母平時在家庭內外的勞動付出。也有學生和父母一起發豆芽、喂養寵物、打理植物等活動,更培養了學生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與生物和諧相處的生命意識和責任擔當。

    實踐創新   磨練意志

    不少家長將勞動教育和校內所學的其他學科知識整合起來,與學生一起開展校內課程的家庭勞動綜合實踐,比如消毒液的配比操作、家務提質增效方案研究、口罩的真偽辨別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勞動實踐,不僅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創造能力,提高問題解決和技術運用能力;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勞動實踐集中注意力,磨練意志品質,錘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疫情期間家庭教育中的勞育也深刻影響了家庭教育的另一主體——家長。家長在疫情前的工作節奏緊張,少量與孩子的共處時間則主要花在檢查學業上。家長和孩子間的學識水平隨著年級增長而不斷縮小差距,孩子甚至反超家長。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家長在有限時間下的空洞說教,以長期持續性的分數評價來對待孩子,造成親子關系緊張。疫情居家期間,家長“無法”外出,與子女共處期間以勞動教育為載體,在親子活動中自然滲透了營養搭配、資源節約、收納技巧等知識,展現了學業輔導以外的生活技能,將弱勢的“言傳”升華為上位的“身教”,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家長會多一個視角看待孩子,以階段性項目式的勞動教育讓學生展現出另一方面的成功。父母改變了原有對孩子“不愿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印象,領悟到“不放手,永遠不知道他是把好手?!睆亩愿涌茖W、更加符合教育規律的心態在未來做好家庭教育,配合好學校教育。

    勞育在“抗疫”期間家庭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已經顯現,讓家庭教育的雙邊主體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如何更好與對方相處,重新建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為我們提供了多維度的教育評價標準。疫情過后,我們仍需重視家庭教育中的勞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全面育人”,培養真正的人。


    面對危機   教育何為

    (轉自《人民教育》2020年第7期)


    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人類不斷抗擊災難的歷史。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降臨。面對疫情,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被燭照,生命、倫理、道德、信仰等被深入探討。這些內容,給教育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也給教育者帶去精神的震撼和諸多啟迪。

    生活是偉大的先生,最好的課程往往誕生其間??箵粢咔?,無數“逆行者”的動人故事,讓理想信念教育變得更可感,可知,可愛。防護疫情,成為規則教育活生生的教材。守規則既是人格健全的表現,也是有擔當、負責任的外顯。應對危機,全體師生上了一堂生命體驗的大課,感受生命的尊嚴和高貴,并逐漸領悟到:教育要遵循生命之道,幫助每一個生命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師的眼界就是學生的眼界,教師的胸懷就是學生的胸懷。疫情告訴我們,今天,教育最大的挑戰不是如何增長知識,而是如何去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這需要教育者有勇氣:不是確保孩子永遠遠離問題和風險,而是要教會他們如何面對危險、怎樣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思辨探究能力、創新創造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更加具有長線價值,卻容易被功利主義所掩蓋。教師要學會擇高處立,打開視野, 敞亮內心,才能超越學科做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學習共同體。這個超長假期,家庭教育受到更多關注。家長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在教育孩子,也是在改進甚至重塑自己。

    春天已經到來,疫情終將過去。

    但它給我們留下的,卻是“何為好教育”的無盡思考。

    也許,好教育應有三個特征:一是現場感。適應未來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只有在真實、豐富、復雜的情境中才能得以生長;二是超越性。人在自我超越中不斷生成和發展,教育要賦予學生自我超越的意識和能力。當然,教育自身也要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三是正確價值觀的映射。價值觀包圍、滲透在教育的各個領域、環節,影響著每一位師生發展的方向、態度和方式。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教育格局。


    發表我的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請先登錄。

    集團地址

    成都市錦江區晨輝二街66號

    集團郵箱

    service#jxfls.com(#替換為@)

    郵政編碼

    610000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 2010-2023 嘉祥教育集團版權所有 蜀ICP備1802580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