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yeldx"><small id="yeldx"></small></tr>

    成長加油站系列征文——因材施教

    作者:zhangnian發表時間:2021-04-25 閱讀次數:2684


           在成長的路上,每個孩子所走過的路,見過的風景和留下的足跡都不相同。有哲人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每個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就像一株株不同的“幼苗”,每個孩子都有個體差異,需要“園丁”有針對性地予以引導和扶正。


    在成長加油站,

    有這么一群人,

    他們是因材“施肥”的園丁。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

    只是這些花兒各不相同,

    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靜待花開”,

    更應該對不同的小花,

    給予不同的養分和呵護。


          今天,我們迎來“成長加油站”系列征文的最后一期。這期的文章以【因材施教】為主題,我們的老師們將接納孩子的差異與個性,循循善誘,幫助孩子找到屬于他的那枚“金鑰匙”,開啟閃耀未來。



    01    不想助力的“館長”


           班級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崗位,崗位的名字都很特別。管理飲水機的叫“機長”,管理空調、風扇的叫“風神”,管理門窗的叫“門神”,可是管理圖書的沒有叫“文殊”,而是叫“館長”。


         “館長”叫小J,碎發蓋住的腦袋圓圓的,臉上時常泛起紅光。他是我們嘉北的教師子女,嘉祥的娃娃。小J總喜歡黏著媽媽,晚上不愿意住校,常???,后來沒辦法,媽媽只能把他帶回教師宿舍睡覺。


           那時候小J媽媽教初三畢業班特別忙,照顧他的時間有限。他在班級里年齡也算小的,而且個頭也小,再加上媽媽工作忙,所以他就常?!傲骼恕痹诮虒W樓、操場、辦公室。他的專注力要弱一些,學習成績自然不算優秀。但他喜歡閱讀,喜歡書籍,所以當班級要選館長的時候他很積極地報了名,在同學們的支持下成功當選。本以為他就這樣開開心心地在嘉北生活著,但突然有一天,小J媽媽要調去達州校區,一向黏媽媽的小J在選擇跟著媽媽去達州還是留在北城的時候,他選擇了留在北城,留在這個他當“館長”的地方。他說他舍不得同學和老師。小J媽媽內心雖難受,但也沒有強迫孩子,按照孩子的意愿,讓他留在北城學習。


           去年九月開學的第一個月小J顯得很不適應,一方面是離開媽媽后他必須要住校,他心里有許多擔憂。另一方面由于思念媽媽,他課堂的專注力明顯下降,好多時候都心不在焉。后來學校組織進行“成長加油站”助力班的組建,我就讓他加入了,就心想著他周五下午助力班結束爸爸就剛好下班來接他。還有就是到了四年級,他的成績確實需要補一補了。剛開始的時候他還很歡喜,覺得還有趣。但是當他上到第3周的時候,有一天中午他突然跟我說:“張老師,我不想參加‘成長加油站’了?!蔽以儐査?,他說他想參加“語文興趣班”,覺得“成長加油站”就是給“差生”助力,在助力班面子上有些難為情。


    2021042510243053270.jpg

    張曉波老師為成長加油站學生輔導


           經他一說,我心里不覺一驚,是呀,哪個孩子會認為自己是“差生”呢?每個孩子都覺得自己是最棒的。所以我想必須要對課堂內容做一些調整,讓他們覺得這個課不是為差生開的。于是第4周上課前,我就先和孩子們玩起了游戲,我們先玩了一個“請你跟我說”的游戲,又玩了一個“漢字對對碰”的游戲。他們覺得這些游戲特別好玩,我就順勢告訴他們這些都是幫助我們訓練專注力的游戲,如果長此玩下去我們就會變得特別聰明。為了證明這個我和他們來了一場“賭局”,他們任意報20個數字,我30秒記下來。當我順利完成了這些數字記憶的時候他們驚嘆不已,其實這不過是我幾年前在另一所學校任教時做的“抗干擾”記憶法,每個數字都有對應的編碼,記起來很容易。我的“炫技”征服了他們,他們也想學習這種方法。于是后面的每一次“成長加油站”課我都會先進行專注力訓練,然后再進行內容教學,上課的內容我也做了調整,把以前枯燥的聽寫、默寫、訓練換成了讀繪本寫故事、玩游戲寫片段,比如:《我家是動物園》《張老師的耳朵會聽字》《吹磚頭》《啞運會》等等。小J和其他孩子一樣喜歡上這樣的助力課。這學期入學測試,小J的語文成績已經進入到了班級前十,但更重要的是他越來越獨立,管理員的崗位也做得越來越好。


           一年的“成長加油站”讓我深刻感受到助力的目的不是提高學生的成績,因為單憑幾節課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要做的是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力和自我要求的愿望。路漫漫其修遠兮,在助力的路上我們都在不斷嘗試,嘗試用“心”去喚醒無數的稚子童心,用愛去感染每一個被需要的家庭。


    作者系 彭州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張曉波



    02    花開“朵朵”


           他,是一名英語老師,也是一名班主任。他的英文名字叫Johnson,孩子們私底下喜歡叫他“講神”。用人如其名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了——作為班主任的他表面上做事嚴苛,又忍不住絮絮叨叨,總有說不完的“大道理”,講不完的“我曾經有一個學生……”。他,總會找各種場合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關系:聊天、鼓勵、“說教”、給全班購買小禮品、安排給爸爸媽媽寫信……他經常說:我們相識便是一種緣分,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在初中三年帶著父母的寄托和自己的希望去學習,知識也好,做人也好,都要用盡全力去做,過程很重要。


           她,叫“朵朵”。她乖巧懂事,人雖內向卻有自己對學習和未來獨到的見解。她很多學科都很不錯,除了英語學科讓她舉步維艱——英語發音不好,總是被其他孩子嘲笑,而Johnson又總是時不時地向她提問;害怕聽寫單詞,因為發音問題總是導致自己單詞拼寫錯誤,每次重新聽寫的人群里總少不了她的身影;不想背課文,感覺背誦用處也不大。因此,對于這樣一個數學能夠考到130分以上的“朵朵”而言,英語課便成了她的“絆腳石”,她變成了“躲躲”。


    2021042510275999052.jpg

    陳軍老師與成長加油站的學生


         每個人都在慢慢長大,而在成長的過程中,似乎遇到了更多的困惑或者“無助”。正是這種“無助”和迷惘,讓我們在和同齡人的奔跑中,似乎沒有跟上他們的步伐。Johnson利用“成長加油站”項目去“游說”她,給她父母做工作,目的只有一個:讓她正視自己的弱勢學科,不再也不能躲避。還有很多孩子和“朵朵”一樣,他們都因英語成績不好而懼怕這一學科的學習,自信心也就無從談起。


          心理學上有個“登門坎效應”。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愿意接受有難度的要求,而是樂于去接受那些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等到較小的要求被實現后,往往就會去接受更大的要求。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挑戰困難的過程就好比登階梯,只要邁出第一步,后續的潛力自然就會被激發。所以,很多看起來很難的事并非我們做不到,而是在一開始我們就拒絕打開那道門罷了。在此過程中,我們的老師首先要做的是針對性地降低標準并時刻鼓勵他們,為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哪怕一點點進步而大加贊揚。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意識到:與其知難而退,不如迎難而上。做一個不怕難的人,就沒有什么困難能將你難倒。


          因此,Johnson要做的第一步便是:走進學生——充分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心智狀態及學習效果等詳細信息,讓學生充分相信老師,做學生的朋友,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喜歡上你,喜歡上英語學科學習。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對一的幫扶政策,并動員其他該科成績較好的孩子作為幫扶“網格員”,讓她有信心學習。其次便是精細化施策:每天聽寫一點點,每天糾錯一點點,每天聊天一點點,每堂課提問一點點。Johnson和孩子們始終相信: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他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和積累,定會戰勝眼前的困難,一步步達到勝利的彼岸。在其他孩子充滿艷羨的目光中,朵朵和成長加油站的其他孩子都在一天天進步,班級英語學習狀態和效果也在一點點好轉,最后的結果也是令Johnson和他的“朵朵”們很滿意的:這群孩子從以前上課就“磨蹭”變得心中充滿了期盼,期盼這節英語課的到來;他們從以前的“躲躲”變成了一群愛積極發言,愛與老師互動的小精靈。當然,學業成績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的。


           Johnson的老領導李鎮西先生曾經送給他一份生日禮物——《愛的教育》,里面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Johnson也意識到教育不僅僅需要嚴格地執行規則,更需要用愛去維護孩子們的尊嚴,而這種維護就是用無微不至的幫助去感化他們,讓他們在無助、膽怯之時,感受到來自周圍環境的關心,增強自信,強化內核驅動,這樣的教育才是可持續發展的。


           有一天,Johnson在翻閱孩子們的成長加油站總結時看到了“朵朵”寫了這樣一句話:他很“嘮叨”,甚至比我老媽還不厭其煩。但不知什么時候開始,已經習慣了這種“沒完沒了”,有時候沒聽到還感覺不自在。我深知自己英語不好,但他卻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自信心,因為以前沒有老師會這樣耐心細致地幫助像我這樣的“弱差生”。如果說我懼怕黑暗,那么,他就是那一束光,讓我不再害怕黑暗……

     

    “我來到這里

    是為了太陽和金色的田野

    還有連綿的群山

    我來到這里

    是為了看大海

    和百花盛開的峽谷

    如果你愿意

    和我戰勝冰川和苦難

    尋找美好   

    重拾快樂       

    那請你

    來到我的身邊”

     ——致正在努力奮斗的“朵朵”們


    作者系 彭州市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陳軍


    03    每個孩子都是一棵幼苗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有的個子長得快,有的長得慢;有的乖巧懂事,有的任性淘氣;有的聰明伶俐,有的木訥寡言。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就像哲人所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亦是如此。因此我在面對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時,就樹立了良好的心態。對于他們,我想到“每個孩子都是一棵幼苗”,要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去扶正。


           在上學期,我們學校開設了“成長加油站”的課程,旨在幫助那些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孩子。作為一名英語老師,我有幸參與了此次活動。起初,我在班上挑選學生時,就根據孩子們平時的英語考試成績和課堂上的表現進行篩選,其中有一個孩子的表現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是一名叫小F的男孩子。剛開始上我的英語課時,總是喜歡不舉手就回答問題,學習熱情很高,但是由于英語口語表達太差,回答的問題很多都是不正確的,但是考試成績還勉勉強強過得去,所以他就沒有入選?!俺砷L加油站”開始兩個星期后,有一天他咧著嘴,突然笑嘻嘻地跑過來對我說:“李老師,我可不可以中午來參加你的英語助力課???”我說:“你中午難道不想睡覺嗎?這么想學習嗎?”他馬上連忙點點頭。我見他這么積極,也就同意了。


           還記得他第一次來助力班上課時并沒有按時進教室,而是藏在廁所里面玩兒,當時的我就嚴厲批評了他。而正式開始上課以后,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總是喜歡不舉手就回答問題。我在課上讓學生小組合作時,他和其他同學有說有笑,幾乎沒有討論學習。我本來仍想繼續嚴肅教育他,但是我發現他并不“吃這一套”。下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來,沒有嚴厲批評,而是像朋友一樣,和他好好聊天,跟他分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后果,對他進行溫和的說服教育,讓他打心底里服氣。這次以后,他慢慢地有了改進。


           在平時的加油站上課時,我會用英語自然拼讀,把以前學過的單詞教讀好幾遍,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學會。但是小F這個孩子,看著小腦袋瓜應該挺聰明的,可是讀單詞卻始終很吃力,有些自然拼讀組合的發音記不住,于是我讓其他成績好點的孩子幫助他,發現效果還是一般。于是我課后單獨找到他,要求他在每天加油站的助力課上記住三個字母組合的發音,第二天上課之前,我就專門對他抽問。第一次上課他起來回答時,一個都沒有說對。我當時沒有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批評他,反而是鼓勵他說:“Never mind.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I knew you tried your best.”我之所以這么鼓勵他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在上次給他下了任務以后,我發現他其實比其他很多孩子都要勤奮。當別的孩子下課都在玩時,只有他在埋頭苦干。第二次我請他起來回答時,他吞吞吐吐用蹩腳的英語說出了一個字母組合的發音,我當時心里一喜,用著非常歡快的語調,面帶微笑鼓勵他說:“you did a good job. I’m proud of you! But I hop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第三次上課我請他起來回答時,終于能說對三個了,那一刻“加油站”的同學都自覺地給他鼓掌,他自己也被震撼到了,瞬間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心里也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欣喜他終于邁出了一小步。


    2021042510311727091.jpg

    李桃濤老師為成長加油站學生輔導


          在后面的幾次“成長加油站”的課堂上,我發現他慢慢地不再隨意發言了,而是會先舉手,等我請他回答問題。雖然有時候他會不由自主地搶著說,但是等他說了一點點后,他會馬上反應過來把嘴閉上,然后舉手看著我。起初,他回答問題的質量不太好,但是由于這個課程本來就是幫助孩子進步的,所以我耐心地等他把答案說完以后,再一點一點地給他糾正。比說我說:“Who can make a sentence by using don’t?”他說的是:“He don’t like read books.”我等他說完以后再給他講don’t和doesn’t的區別和用法。他馬上就彎下腰把我剛才的話記下來,主動做筆記。而以前他都是不怎么做筆記的,即使是在我的提醒下他都不會寫,所以現在這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由此,我才慢慢地意識到在“成長加油站”的課上,他的學習態度慢慢發生了改變,可能就是因為我對他的鼓勵,或者說我對他的溫和說服教育,或者是其他某個時刻,擊中了他的心靈,讓他這棵“幼苗”不斷改正。


           他從最開始上課都藏在廁所里面玩兒,到后面的課上積極回答問題,再到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我才真正地發現,通過“成長加油站”的助力課,他的學習態度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都在朝著好的方面發展,而這棵幼苗也慢慢地變得筆直挺拔!


    作者系 自貢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李桃濤



    04    師愛布德澤,嘉寶生光輝


          在教育這片青青草地上,總能有幸遇見一批又一批像小草一樣樸實而堅韌的學生,他們在陽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潤澤下,不斷蓬勃地生長著。而關于“嘉寶”成長的故事,便從“成長加油站”里開始。


           在“成長加油站”我關注到的第一位學生是小言同學,課堂上,她一絲不茍的神情、奮筆疾書的模樣總是吸引著我的目光。我心里暗想:“這樣一位專注認真、默默耕耘的孩子,一定會在最近的考試中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p>


           第一單元測試匆匆而至,成績結果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小言這一段時間里的表現如何,想用看得見的數據為她帶來幾分鼓勵??僧斘铱吹侥切涯康姆謹禃r,我發現小言的成績仍像碧潭里無風吹過的水面,沒有一絲絲波瀾和起伏,這讓我深感詫異和納悶!明明她上課那么用功和認真,連課堂筆記都做得滿滿當當,可為什么在成績上卻不見一絲起色?我不禁思考起了這其中的緣故:“難道是因為她考試時的狀態不佳?或是沒有及時復習鞏固……”


           不行,我一定要解開這個謎團!于是,我開始有意觀察小言的聽課狀態,經過這一仔細觀察后,心中那團迷霧被清風吹散了:原來小言的筆記之所以做得又整齊又全面,是因為她把課堂所有的有效時間都花在記筆記上面了,明明只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她仍然一字不漏地抄寫在書上,以至于自己無法全神貫注地去聽懂字詞句篇分析的過程,只是記了最后的一個結果上去。正如“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所言,她把注意力全放在抄寫上,自然就削弱了聽解題思路過程的專注力?!爸淙欢恢渌匀?,欲摹寫其情狀,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筆不能自傳?!边@就是她學習上所存在的問題的根源。


           于是晚自習后,我和她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次促膝長談,并和她分享學習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非常認同,自己還主動請教如何養成正確的聽課習慣,我真心為她的好學上進感到欣慰,欣然指出她需要變被動的聽為主動的思,先善思、善問、善擇其要點快速做好批注,并梳理清楚表述的思路,最后逐漸化為己用。此外,我也在課上多次請她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鼓勵她分享思考的過程。


          “守得云開見紅日,撥開云霧見明月?!毙⊙砸矟u漸從一味地埋頭苦抄中緩緩地抬起了頭,讓我看到了她那一抹獲得新知后的燦爛笑顏。隨后在第二單元測試中,小言的成績開始驚起水花,她興奮地告訴我這是她難得的一次進步,是很久很久沒有體會到的成功的喜悅。從小言原地踏步到大步向前的變化中,讓我明白了除了關注她學習結果好壞之外,更要關注她究竟是如何去學的過程。教授學的方法才是助力孩子進步的源泉,及時給予孩子最適合的愛才能讓孩子散發出更強的光芒!


    2021042510335417775.png

    王鳳佳老師為成長加油站學生輔導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小航同學在“成長加油站”中也同樣令我記憶深刻,還記得他一開始時就呆坐在最后一排,好自動屏蔽外界的“干擾”。不認真聽課、不動筆批注、不完成作業的“三不”成了他學習的常態。上了“成長加油站”的幾次課后,他還是依然故我。如何調動他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學習態度成了“攻克”他的難題。我正在苦苦尋覓如何打開他心房的一道門時,他自己竟先推開了一扇窗,讓愛照進他的心靈。那時他第一次開始顫巍巍地舉手回答問題,盡管那雙手在最后一排,盡管那雙手舉得并不高,但我抓住了那雙手所傳遞出的想要學習的訊息!雖然他給出的答案不是那么完整,可這是他第一次勇敢的嘗試,全班孩子都為他這次發言而鼓掌。當一個孩子開始決定要揚帆起航時,我們唯有用愛和鼓勵去助他一臂之力。


          我有些擔心他會回到原點,于是開始每天激勵他要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最讓我驚艷的是破天荒地看到了他書寫工整的作業,那工整與潦草的強烈對比讓我見識了認真二字的強大力量,他開始發光發熱了。我很好奇是什么促使他開始專注于學習?偶然間,我讀到他寫的一篇習作《不止一次,我努力嘗試》,字里行間都流露出他對自己的一份期許和承諾,原來是他不想后悔自己“一事無成”,很想在六年級最后沖刺階段為自己拼一個美好的未來!不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小航自此開始覺醒和發力了,歲月經不起蹉跎,時光正靜待花開。


           小航經過自我的頓悟后開始認真抓住學習的每一分鐘,這是一份神奇且強大的力量,更是指引他前進的源源不斷的動力。從一次次增多A+次數到一句句的請教答疑,從一回回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到完成一張張背誦過關單,小航從“三不”開始轉變為“三勤”:勤問、勤思、勤舉手。我想每個孩子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特定的啟航時間,或長或短、或快或慢,而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在等待他逐漸成長的過程,對他能多一份耐心和激勵,助他長風破浪!


         “成長加油站”給了他們一次提升自己的機會,更給了他們一次逆襲自己的契機。小言的臉上綻開了笑顏,小航也成功啟航遠行,他們都在學習助力的過程中不斷自我糾正、自我修煉、自我超越。


           這片教育的厚土上,因為有老師們那份充滿耐心與鼓勵的愛,讓更多的孩子在成長中熠熠生輝,并引領著他們用每一段時光中散發出的光芒,去點亮自己璀璨的人生!


    作者系 自貢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王鳳佳



    05    時光記憶:為成長加油


           都說生活是由一個個故事片段組成的,而我的生活,是和幾十個孩子們息息相關的。從教三年,時光算不得長,但也足以讓我和學生之間發生許多故事。


           2019年,那是我入職的第二年,也是我所在的嘉祥溫江校區開展“成長加油站”項目的第一年。對于“成長加油站”,當時我只知道那是一個公益活動,自愿給孩子免費輔導。


           但什么時候上課?要給多少個孩子上課?以及我在當好班主任、上好本班語文課之外,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做輔導?……諸如此類一萬個疑問瞬間在我的腦袋里炸開,但來不及多想,就都被一個念頭給壓下去了。是我的公益心、愛心嗎?其實誠實地說,當時的我還真沒想到那個層面上去。我就只有一個簡單的念頭,就是——“看不慣”。我看不慣學生因為自己成績差而傷心、自卑的樣子;我看不慣學生想要努力學習,卻打不開思路、著急的樣子;我也看不慣家長不知道怎么辦的那種焦慮、無助的樣子。我相信,很多老師其實都和我一樣看不慣。


          學校規定,老師們不能占用學生太多的休息時間和其他課時間,所以我們只能找零碎時間一個一個地去輔導,辛辛苦苦地打個人戰,還收效甚微。


           正好,“成長加油站”創造了合適的時間和場地,讓我們放手去做我們一直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去擺平這些“看不慣”!


            就這樣,我接手了二年級語文助力班。


    2021042510354564443.png

    楊丹老師為成長加油站學生輔導


           二年級,聽上去好像沒有多大的學習壓力,就連我身邊有的親戚朋友都會說教小學應該很輕松吧。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我的教育初心給了我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我一直覺得低年級的孩子更像是一張白紙、一株幼苗,他們在我的手里,可能會長成任何樣子,所以我才更要盡全力保證他們帶著良好的狀態進入高段。那么,不管是不是自己班的孩子,我都要盡全力用心教,因為我想做的,是教書育人,而不只是保證本班成績排名。


           帶著這樣一種自己強加給自己的使命感,我開啟了我的工作歷程。


           記得確定輔導名單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兒。剛開始我們的上課時間初步定為周五放學之后,學習這種事,學生自己同意學、愿意學,老師教才更有效果。我就在班上問:周五下午放學后,誰還想留下來繼續上語文課呀?沒有想到全班每個孩子都爭先恐后地舉手表示想參加。當時那個令人震驚的場面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平時好像沒發現他們這么熱愛學習呀!正巧這個時候,我收到了幾個家長發來的請假信息,說是周五下午想早點接孩子去西嶺雪山玩,我就對這幾個孩子說:那很遺憾你們參加不了咯~這話剛說完,那兩個孩子馬上眼淚就掉了下來,他們特別委屈又誠懇地說:老師,我不想出去玩,我就想留在學校里學習!聽到這話我和大家一樣忍不住笑了,竟然會有人哭著說:不想去玩,只想學習?


           可是,笑過之后,我突然心情又沉重了起來,我在思考:他們是真的不想出去玩嗎?我又突然意識到:孩子們是這么的熱愛學習、渴望知識,也是這么的喜歡我、需要我呀!


           唯孩子的愛與信任不可辜負,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讓我怎么能不用心去守護他們的成長呢?


           后來,二年級語文成長加油站成功組建起來了。20個孩子分別來自5個不同的班級,別看他們一個個天真可愛、笑容爛漫,但隨便拉出一個來,這語文成績都是令老師頭疼不已。


           經過調研發現,這些孩子的問題各不相同:有的是學習興趣不濃,有的是還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是思維沒跟上課堂節奏……但我始終相信,這些問題都只是暫時的,一定有辦法解決。于是,我絞盡腦汁為他們設計了“私人訂制方案”。比如:課堂游戲提興趣、獎懲機制練常規、個性定制有針對、合學互助共成長等各項方案。不過,學習不止是孩子個人的事情。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根基,所以我們還開展了“云家訪”的活動,我和20位家長進行了一對一連線,溝通了孩子在家的學習狀態。


           就這樣不知不覺中我就和孩子們走過了兩個學期,滿滿的教案、行課記錄、直播記錄等,都是我和孩子們的寶貴回憶。


          當然,我也無法保證每個孩子的分數一定會有明顯提升,可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時光一定會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痕跡。也許是學習興趣的提升,也許是潛移默化的積累,也許是行為習慣的規范……每一個孩子在這里都能有所收獲,我想,這也是為成長“加油”的意義所在。


           在我引領孩子們的同時,也是孩子們在治愈著我。繁忙的工作一定有時候會讓人覺得很疲憊,但是孩子們的積極、認真,以及家長們的支持、熱情也給了我很多克服困難的動力和消除疲憊的能量。


            家長告訴我:孩子回家經常說您對她很好,她很喜歡您。楊老師,真的特別感謝您!我仔細回想著,我給孩子們上課的時間不過是短短每周一兩次課的時光。沒想到在如此有限的相處時間里,我也能帶給孩子這樣大的影響。這些孩子和家長對我的態度,讓我不由得既驚訝,又感動。一名教師,能成為孩子眼中的光,那是多么幸運的事!


           我想,教育不一定非得是老師引領學生,牽著他們直奔我想要的方向而去,我也可以做孩子們的同行者,陪著他們慢慢走,嗅一路花香,一起成長。


    作者系 成都市溫江區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楊丹



    06    愿你的未來總有星辰相伴


         “哐當!”教室的門被推開了,我放下點名冊,看向門口——門口是一個瘦瘦高高的身影。額頭上的汗水,微微起伏的胸膛,手中的籃球,都在告訴我,這個人剛剛非常不情愿地從籃球場上被趕回了教室。


         “就差你了,同學,你坐這兒吧!”我指向自己面前的一張桌子。他眨眨眼睛露出狡黠的笑容:“老師我可以坐那兒嗎?”望著他手指的方向,滿懷期待地望著我。我知道他想偷懶的小算盤,于是帶著微笑拒絕了他。他撓撓頭,知道自己的小把戲被識破了,于是默不作聲地坐到了我面前的位置。


           他叫S,還記得剛剛開學的第一天的語文課,他不斷地轉身回頭,與周圍的同學聊天說話,我毫不客氣地點名要他安靜下來。他覺得被點名傷了面子,于是用一種直愣愣的眼神盯著我。他看人的眼神挺有特點的:眼珠子稍稍往上翻著,直直地盯著我,似乎充滿了敵意,好像下一秒就要撲上來打架。我也不氣不惱,一邊繼續講課,一邊用溫和的眼神回看著他。就這樣,我們對視了有30秒,他終于撐不住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眨了眨眼睛,把眼簾垂下去了。于是我知道,這孩子心眼不壞,一點小脾氣,誰還沒有呢?


           S是一個讓我們又喜愛又擔心的孩子。他活潑開朗,待人友善,在同學里人緣頗佳;對待老師也有禮貌,每次見到我都熱情地打招呼,聊天;同時,他是一個活躍在學校文體活動中的積極分子,跳舞、打球活動都有他帥氣的身影??墒撬褪窃谡n堂上面坐不住,老是走神,不愿意背書,也不會認真完成作業。每次抓到他,他總會態度很好地滿臉堆笑:“好的,我現在馬上就去補?!比缓竽銜l現他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所有的作業——質量怎么樣,那就不能保證了。


          這個學期他參加了“成長加油站”,目的是想提高自己的各科成績??墒窃趺床拍茏屢粋€在選修課時間想打籃球的孩子來乖乖坐在“成長加油站”課堂里學習呢?我想到了他款式各異的籃球鞋,決定從他最喜歡的籃球入手。我查閱了各種資料,籃球明星的、球鞋的、球衣的、球隊的……我時不時地在課上課下提兩句關于籃球的事,每次談到他喜歡的球隊球星,他的眼里總會閃出光芒。他課下也越來越愿意和我聊天兒,愿意和我敞開心扉了。我問他為什么不愿意背書,他說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沒怎么管過,所以到了初中也就這個樣子。我鼓勵他,付出會有收獲,從簡單的詩歌開始,慢慢來。于是我時不時看見他在課間會捧著語文書在教室里默默地背。雖然背得挺艱難,但終究在我的反復督促之下,還是來找我過了關。


    2021042510382894514.jpg

    王伊牧老師為成長加油站學生輔導


          S的畏難情緒很重,稍微難懂的文章他就不愿意再去深究了。雖然我常常鼓勵他,給他講一些如何去理解文章的方法,可是他始終不太感興趣。后來他悄悄跟我分享了他的理想,他想要走從藝的道路。于是我告訴他,其實一個演員想要演繹好自己的角色,需要對這個角色有深刻的理解,一個歌手想要唱出打動人心的歌手,需要對歌詞的內容有自己的體會。如果只是停留在簡單對劇本上的文字,或者歌曲的歌詞進行復述這個層面上,他永遠做不了一個優秀的演員,也不算是一個有實力的歌手。也許有的人靠顏值可以成為一時的流量明星,可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和歌者,必須能夠用心去演繹自己的角色。如果一個人缺少文化的積淀,沒有底氣沒有內涵的,他無論怎么努力想要去演繹好一個角色,可能也是徒勞無功。我看見他的眼神里面閃了閃,似乎明白了什么。后來我們有一次在課堂上面討論某個人物形象的時候,他居然怯怯地舉手發言,在我溫柔的眼神鼓勵下,他結合課文中的事件說了自己對這個人物的分析和看法??粗@個孩子點點滴滴地進步,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成績也終于不再“穩定”在班級最后時,我心中甚是欣慰——因為這才是這個孩子真正的成長,這也才是成長加油站的意義。


          S是一個藏族孩子,他曾經和我聊起藏傳佛教里的度母。我告訴他度母普度眾生,眾生也要努力才得以救助?!俺砷L加油站”是一個助力的平臺,老師就是在旁邊為他加油吶喊的人。他要做自己人生中的太陽,不斷地引領著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向前走。老師愿意在他身處黑暗當中,給他提供微弱星光,引領他走出困境。他點點頭,說:“老師,我懂了。謝謝您!”


    作者系 成都市郫都區嘉祥外國語學校教師

    王伊牧


    發表我的評論
    您還沒有登錄,請先登錄。

    集團地址

    成都市錦江區晨輝二街66號

    集團郵箱

    service#jxfls.com(#替換為@)

    郵政編碼

    610000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嘉祥集團官方微信

    ? 2010-2023 嘉祥教育集團版權所有 蜀ICP備18025807號-1